大數據是指規模遠遠超出傳統數據庫軟件處理能力的數據集合,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早在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而時下,“大數據”已成為最火熱的IT行業詞彙,隨之而來的數據倉庫、數據安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圍繞大數據的商業價值的利用逐漸成為行業人士爭相追捧的利潤焦點。大數據日益形成一個事關國家社會發展全局的新產業。2013年被稱為“大數據元年”,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大數據時代正式開啟,人類社會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如今,歐美等發達國家把數據資產上升為國家戰略資源。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預測,中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大數據市場,2020年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我國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2012年,國家發改委將數據分析軟件開發和服務列入專項指南;2013年,是我國大數據元年。科技部將大數據列入973基礎研究計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海量數據存儲、處理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今年兩會上,許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建議:我國應制定大數據國家戰略,併在發展目標、發展原則、關鍵技術等方面作出頂層設計。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新興產業還處於發展佈局階段。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大數據產業必備的超大規模的雲計算基地,對氣候、水資源、電力、地質等的要求很高,令眾多地區望“數”興嘆。尤其是溫高電少的湖南屬於不適宜地區,屬於三類地區被排除在外了。新近開工建設的東江引水工程使得地處湖南南部的郴州則擁有這些方面得天獨厚的綜合條件,堪稱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優選之地。自資興星紅村起,經蘇仙區橋口、望仙到郴州市長近40公里的引水管道是沿郴州大道伴山而行,形成這40公里的冷源帶。把這一百多平方公里設計規劃成“山水數谷”,是充分利用郴州自然稟賦,發揮郴州“冷水+高鐵”優勢,推動大數據產業聚集的必然選擇。
  據網上公開的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有三十個城市布點於雲計算的發展。從規模上看,主要以企業自建的傳統數據中心為主,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從空間分佈上看,主要建在東北、西部等電源較為充沛的寒冷地帶,遠離市場。在氣溫高的中東部很少,尤其是溫高電少的湖南似乎是被自然的排除在外了。從發展趨勢來看,當前數據中心建設項目一方面由於規模的擴大,正在由大城市向外部遷移;另一方面,由於節能技術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擴大,正在由人口稀少東北、西部等向南部遷移。例如,自2013年起,貴州貴安、雲南玉溪相繼建設國家級雲計算基地。
  雖然數據中心是高耗能項目,受能源短缺和自然條件限制,而電足、水冷、氣凈、災少的郴州恰好具有得天獨厚的能源和處於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結合部中心的區位優勢,完全可以承接起這一產業轉移,從而帶動郴州和大型企業間的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科技人才資源的集聚。從這個角度來看,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基地可以有效彌補中國南方和中部地區大數據中心不足的缺陷,未來該大數據中心基地將成為中國乃至於世界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節點。
  一、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優勢突出,業態優勢獨特。郴州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是華南經濟圈與內陸經濟關聯的重要通道和節點,是湖南擴大開放的前沿和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具備建設開放型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緣條件。
  郴州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是長沙、廣州一小時生活圈的交接點。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構成互通的交通網絡,有利於郴州由交通節點城市邁向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郴州通訊發達,電信網絡遍佈全市城鄉。郴州1000公里範圍內就有廣州、上海、西安、成都、武漢、南京、重慶、鄭州8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完全具備了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雲計算、大數據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基於大數據的信息消費、文化創意、先進製造等領域新興業態的獨特的優勢。
  2.自然資源稟賦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發展大數據產業,建設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四大基本要素是:電能、空氣凈化率、冷卻源和地質穩定性。首先,雙電源支撐。年發電量13.2億kW•h東江水電站和總裝機容量209MW華潤電力鯉魚江火電廠有足夠的電力,為雲計算數據中心基地提供雙電源支撐點。其次,低溫冷能資源富集。東江水庫總水量45億立方米,湖水常溫是8-10度。為設備冷卻提供了天然的冷能資源。無論是採取風冷、還是水冷,機房設備的冷卻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計,是綠色雲計算數據中心首選之地。再次,郴州的空氣質量好。據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發佈的《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績效評估》報告顯示,郴州是16個全國空氣質量最佳城市之一。最後,地質結構穩定。據有關部門測得郴州東江水庫自蓄水以來已發生地震4000餘次,最大震級達3.2級。因此,郴州東江一帶的地質結構是穩定的。
  特別要指出的是即將開工建設的東江引水工程年取水量為1億立方米,東江引水工程近期供水規模為30萬立方米/天。至少可為600萬平方米的機房提供水冷降溫,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總量約50萬個,其中經營性數據中心機房有1000多個,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只是600萬平方米的4分之一,具有強大的擴展空間。引水工程全長39公里,含6103.5米的引水隧道和32.99公里的輸水管線,如果採用輸水管線錶面風冷,那提供的面積可能是上百億平方米的概念,把全球的數據中心機房搬來都能滿足。
  近年來,郴州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城市化率由2005年36.8%上升到2013年47.03%。郴州成功創建了省級文明城市、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3.發展勢頭強勁,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1685.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9.8:57.6:32.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36256元,增長10.3%。
  4.高新技術產業群初具規模。2014年,郴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了64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上半年的總產值達393.3億元。全市相繼啟動了“郴州大學生創業基地”、“中山大學孵化器”、“國際企業孵化中心”等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設各類科技平臺71個,其中公共創新服務平臺8個,技術創新平臺52個,區域科技創新綜合信息服務平臺11個。
  (二)劣勢分析
  1.不符合五部委的《關於數據中心建設佈局的指導意見》中規定。溫高電少的湖南郴州屬於其他地區即基本上是不能發展大型數據中心的三類地區。
  2.科技人才缺乏,企業創新能力不強。郴州市每萬人口專業技術人員數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而且還具有郴州市的特點。一是人才總量少。全市各類人才總量為23.58萬人。二是人才結構不合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主要集中在教育(占62.87%)、衛生(占20.8%)。三是高層次人才少,具有從事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的人才更少,導致部分企業技術落後、市場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差、人才難引進等惡性循環局面。
  3.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創新體系建設不健全。2009年,郴州市科技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僅為0.17%,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目前,郴州市僅有1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0家市級研發中心,與郴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
  (三)機遇分析
  1、國家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2013年,科技部將大數據列入973基礎研究計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海量數據存儲、處理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積極推動數據中心綠色健康發展。目前我國正在構建20個獨立機架數量在1萬個以上的超大型、PUE在1.5以下的數據中心。
  2、到目前為止,這個新興產業還處於發展佈局階段。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大數據產業必備的超大規模的雲計算基地,對氣候、水資源、電力、地質等的要求很高,令眾多地區望“數”興嘆。而地處湖南南部的郴州則擁有這些方面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堪稱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首選之地。可以說,目前的郴州市正面臨有史以來發展新興的大數據產業,建設智慧城市的最好機遇。
  3、目前國內約有三十個城市布點於雲計算的發展。從規模上看,主要以企業自建的傳統數據中心為主,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從空間分佈上看,主要建在東北、西北部等電源較為充沛的寒冷地帶。在氣溫高的中東部很少,尤其是溫高電少的湖南更少。從發展趨勢來看,當前數據中心建設項目一方面由於規模的擴大,正在由大城市向外部遷移;另一方面,由於節能技術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擴大,正在由人口稀少東北、西北部等向西南部遷移。
  (四)挑戰與壓力
  1、由於溫高電少的湖南屬於《五部委關於數據中心建設佈局的指導意見》規定的其他地區。因此,現已開工建設的東江引水工程給湖南、給郴州帶來了絕處逢生的機遇。如何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推銷郴州的大數據優勢,建設中國乃至於世界級的綠色山水大數據基地,才是湖南郴州面對的最大的挑戰與壓力。
  2、大數據產業是新發展起來的產業,就全國範圍內研究這方面的人才還是很少,郴州研究大數據產業人才幾乎是零。因此人才問題面臨的挑戰與壓力很大。
  3、由於前段時間有的政府出於宣傳的考慮和政績衝動,貪大求全,一哄而上,在個別地方雲計算變成了雲地產。特別是一些地方數據中心建好了,但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天氣寒冷,數據中心和相關產業的技術人員都不願意過去工作,造成浪費。因此,郴州在這大數據熱度不如前幾年,但熱浪不減的關鍵時間,能不能異軍突起,後發制人成為南方乃至中國、世界的綠色“山水數谷”?
  二、打造“山水數谷”——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對策與建議
  
  郴州雖然具備一系列發展大數據中心的硬件優勢,但缺少軟件支撐。如何發揮郴州東江湖冷水和高鐵的優勢,引入優質資源,補齊郴州人才、科技、金融等要素“短板”,推動郴州數據產業無中生有,大力發展。為郴州的起飛增添新引擎,湖南的彎道超車提供新機遇。為此,筆者對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理論前瞻性研究,編製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對大數據產業進行“頂層設計”。建議立即成立以市政協為主的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課題組。跟蹤國內外大數據產業發展趨勢,分析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和可行性。並提出下一步發展思路,編製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對大數據產業進行“頂層設計”。同時,研究制定吸引專業人才的配套政策,定期組織舉辦與大數據相關的研討、宣傳等活動,在郴州營造良好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氛圍。
  2、建立國家級大數據技術產業園(產業基地),推動大數據產業聚集,打造“山水數谷”。建議整合郴州市出口加工區、有色金屬產業園、資興市經開區和蘇仙區橋口、望仙等單位,成立郴州“山水數谷”大數據技術產業園。形成以郴州為依托,聯合長株潭的雲計算產業基地、高新區軟件園、保稅區數字出版基地等國家級網絡產業基地湖南大數據產業佈局,借助北上廣深資源,吸引中國乃至於世界範圍內數據挖掘、數據存儲、數據中心等企業落戶湖南郴州,積極申報建立國家級大數據技術產業園(產業基地),爭取國家政策扶持,加快湖南大數據科技產業的發展。
  3、積極組織技術應用示範。建議以湘南學院為基地,重點在醫療、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領域進行應用示範。培養大數據分析師和工程師等中級職業人才;支持各級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培訓大數據相關專業(工種)的基礎性人才,為發展大數據產業輸送高素質、批量化的專業人才。市科委同時設置郴州大數據技術專項,組織國內研發與應用企業聯手實施技術攻關與產業化項目,以重大項目面向全球徵集機構和企業落戶“山水數谷”。
  4、組建大數據產學研創新聯盟。採取“企業帶頭、政府支持”模式,推進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建議以郴電國際為主力,全面整合郴州大數據產業資源,邀請北上廣深等地高端機構加入,組建郴州大數據產業產學研創新聯盟,爭取成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聯盟。依托產學研聯盟,定期發佈大數據年度發展報告,通過組織合作研發、推動產業鏈融合、制定行業技術標準、策劃業界交流活動、維護行業信用等,著力構建健康安全的郴州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依托產學研聯盟,聯合北大、中科院等單位,策劃舉辦中國郴州大數據高峰論壇。
  文/羅宏(作者單位:中共嘉禾縣委黨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原標題:發展大數據產業,打造“東江數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b20gbew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